【求仁得仁啥意思】“求仁得仁”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后人引申为“求仁得仁”,意思是:追求仁德,最终得到了仁德。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心所追求的正是自己所获得的,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相符的状态。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求 | 追求、寻求 | 《论语》 | 表示主动去获取或实现某种目标 |
仁 | 仁爱、仁德 | 《论语》 | 儒家思想的核心,指对他人的关爱与道德修养 |
得 | 获得、得到 | —— | 表示结果与追求一致 |
求仁得仁 | 追求仁德,最终得到仁德 | 《论语》引申 | 形容理想与现实相符合 |
二、成语释义
“求仁得仁”字面意思是:我追求的是仁德,最终也得到了仁德。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内心的满足和理想的实现。它既可以用于个人修养,也可以用于人生选择,表示一个人按照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行事,并最终获得了应有的回报。
例如:一个人一生致力于帮助他人、行善积德,最终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就是“求仁得仁”。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个人成长 | 表达一个人坚持道德修养,最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
历史人物评价 | 如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他们一生追求仁德,也得到了后世的尊敬 |
文学作品 | 在小说、散文中用来刻画人物的高尚品格和命运结局 |
日常交流 | 用于鼓励他人坚守善良,相信付出终有回报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说明 |
近义词 | 如愿以偿 | 表示愿望实现,与“求仁得仁”在意义上相近 |
反义词 | 事与愿违 | 表示努力却未达成目标,与“求仁得仁”相反 |
近义表达 | 心想事成 | 强调愿望与结果一致,但更偏向运气或巧合 |
五、总结
“求仁得仁”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了自己追求的理想。它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追求,也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勉励自己或他人,坚定信念,不畏艰难,最终收获内心的安宁与外在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