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冲樽俎怎么读】“折冲樽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外交或谈判中以智慧和策略化解冲突、取得胜利。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个成语时,可能会对它的发音和含义感到困惑。本文将从发音、释义、出处及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发音与写法
- 拼音:zhé chōng zūn lǔ
- 注音:ㄓㄜˊ ㄔㄨㄥ ㄗㄨㄣ ㄌㄨˇ
- 字形: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折”、“冲”、“樽”、“俎”。
二、成语释义
成语 | 折冲樽俎 |
拼音 | zhé chōng zūn lǔ |
出处 | 《左传·僖公三十年》:“楚子围宋,宋公使大夫华元夜入楚师,告曰:‘国危矣!’楚子问之,对曰:‘愿君王之听臣也,若不听,吾将死,亦无以报君。’楚子曰:‘吾闻之,君子不乘人之危。’遂退。”后世引申为“折冲樽俎”。 |
释义 | 原指在酒宴上抵御敌人的进攻,后比喻在外交或谈判中运用智谋,不战而胜。 |
近义词 | 不战而屈人之兵、运筹帷幄 |
反义词 | 兵戎相见、正面冲突 |
三、出处与演变
“折冲樽俎”最早出自《左传》,原意是说在宴会上就能化解战争危机,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形容外交智慧的成语。它强调的是以智取胜,而非武力对抗,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文化中“以柔克刚”的思想。
四、使用场景
该成语多用于正式场合,如:
- 外交谈判中成功化解矛盾;
- 企业或组织在竞争中以策略取胜;
- 文章或演讲中形容某人有高超的应对能力。
五、常见误读与注意事项
1. “折”字发音:注意不是“zhé”,而是“zhé”,声调为第二声。
2. “冲”字读音:不要误读为“chòng”,应读“chōng”。
3. “樽”和“俎”:这两个字较为生僻,通常出现在古文或成语中,现代日常使用较少。
六、总结
“折冲樽俎”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发音独特,而且内涵丰富。它强调了在面对冲突时,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掌握其正确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折冲樽俎 |
拼音 | zhé chōng zūn lǔ |
注音 | ㄓㄜˊ ㄔㄨㄥ ㄗㄨㄣ ㄌㄨˇ |
释义 | 在外交或谈判中以智取胜,不战而胜 |
出处 | 《左传·僖公三十年》 |
用法 | 多用于正式场合,形容智慧应对冲突 |
注意事项 | 注意字音和字形,避免误读 |
如果你在学习中文成语或准备考试,了解“折冲樽俎”这样的词汇,不仅能提升语言素养,也能增强表达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