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全诗如下: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秦淮河畔,朦胧的月光和轻纱般的薄雾笼罩着河水与沙滩。夜晚停船靠岸时,靠近了一家酒楼。那些卖唱的歌女并不了解国家兴亡的大事,隔着长江还在唱着南朝陈后主时期的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
这里的“商女”指的是歌女,她们以卖唱为生。“后庭花”则是指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这首曲子在当时被认为是亡国之音,象征着奢靡享乐导致国家衰败。杜牧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晚唐社会风气的忧虑,以及对统治者沉溺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的批评。
这种借古讽今的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十分常见,杜牧用这首诗提醒人们要以史为鉴,不要重蹈覆辙。同时,他也感慨于歌女们的无知无觉,仿佛她们只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旋律,而没有意识到这些音乐背后的历史教训。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蕴含深刻的社会寓意。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更是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