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晋国为了扩张势力,计划吞并邻近的小国——虢国。然而,虢国虽小,却有坚固的城池和较强的防御力量,直接进攻难度较大。于是,晋国采取了一条巧妙的策略。
晋国向虢国的邻国——虞国借路,声称要攻打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虞国与虢国有一定的盟约关系,担心晋国一旦得胜,可能会转而对付自己,因此起初并不愿意答应。但晋国以丰厚的礼物贿赂了虞国的君主,并承诺战后共享战利品,最终说服了虞国。
虞国同意让晋军通过自己的领土,直扑虢国。晋军迅速攻下虢国都城,灭掉了这个国家。胜利后,晋国并没有履行承诺,反而反过来袭击了毫无防备的虞国,将其也一并吞并。
事后,人们才明白,晋国所谓的“借道”只是个借口,真正的目标是两国。这个故事后来被总结为“假道伐虢”,用来形容利用他人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反噬对方的计谋。
这个典故不仅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智谋,也警示后人:不要轻易相信表面上的友好,更不能因小利而失去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