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落霞是什么意思】“落霞与孤鹜齐飞”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也蕴含了深刻的意境和情感。其中,“落霞”是这句诗中的关键意象之一,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整句诗的意境。
一、
“落霞”指的是傍晚时分天边的晚霞,即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绚丽多彩的云彩。它象征着美丽而短暂的时光,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落霞与孤鹜齐飞”这一句中,“落霞”与“孤鹜”(孤雁)一同飞翔,形成一幅动静结合、色彩斑斓的画面。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作者对远方、对人生的无限遐想。
二、表格展示
概念 | 含义 | 象征意义 | 在诗句中的作用 |
落霞 | 傍晚时分的晚霞,夕阳下的云彩 | 美丽而短暂的事物;时间流逝、人生无常 | 构成画面的视觉元素,增强诗意美感 |
孤鹜 | 单独飞翔的野鸭或大雁 | 孤独、漂泊、自由 | 与“落霞”形成对比,营造出空旷、辽远的意境 |
齐飞 | 同时飞翔 | 和谐、共存、动态美 | 表达自然景象的生动与和谐,增强画面感 |
三、结语
“落霞与孤鹜齐飞”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体现。“落霞”的美丽与短暂,映衬出人生的变幻莫测;“孤鹜”的孤独飞翔,则暗示了个体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与坚韧。整体上,这句诗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心灵的触动,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