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你问我答 >

郢人逝矣典故

2025-11-07 06:12:45

问题描述:

郢人逝矣典故,这个怎么解决啊?快急疯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7 06:12:45

郢人逝矣典故】“郢人逝矣”出自《庄子·徐无鬼》篇,是古代寓言故事中的经典片段。该典故讲述的是匠人公输班(鲁班)为楚国制造云梯,准备攻打宋国,但被墨家弟子公输盘的弟子——一个名叫“郢”的人所劝阻的故事。最终,郢人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说服了公输班放弃战争,避免了一场灾难。

这个典故不仅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仁爱精神与道德责任感,也展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气节与担当。在后世文学、哲学中,“郢人逝矣”常被用来象征有识之士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精神风貌。

一、典故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庄子·徐无鬼》
主要人物 公输班(鲁班)、郢人、墨家弟子
故事背景 楚国欲攻宋,公输班造云梯,郢人劝阻
核心思想 倡导和平、反对战争;强调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后世影响 成为文人表达理想、坚持正义的象征

二、典故内涵分析

1. 反对战争,倡导和平

郢人作为墨家弟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无谓的战争。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劝说公输班放弃攻城计划,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追求。

2. 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社会良知的代表。郢人的行为表明,真正的智者不应只关注技艺或功名,更要承担起对国家、人民的责任。

3.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郢人明知劝说公输班可能失败,仍选择挺身而出,这种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精神,成为后世文人推崇的典范。

三、后世引用与演变

文学作品 引用内容 体现主题
《战国策》 对郢人劝谏行为的简略记载 强调谋略与道义并重
宋代文人诗作 多用于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现代文学 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赞扬传统美德与人文关怀

四、结语

“郢人逝矣”虽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但其所传达的价值观却具有跨越时空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与压迫时,应勇于发声、敢于担当。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种精神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