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历史最低温是多少】哈尔滨,作为中国东北的重要城市,以其寒冷的冬季闻名。每年冬季,哈尔滨都会迎来极寒天气,尤其是冰雪大世界和松花江上的冰灯节,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那么,哈尔滨的历史最低温度究竟是多少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相关数据。
哈尔滨位于黑龙江省,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较大,因此气温常年偏低。在冬季,哈尔滨常常出现零下20℃甚至更低的极端低温。
根据气象部门的记录,哈尔滨历史上最低气温出现在1970年1月2日,当时测得的气温为-37.7℃。这一温度不仅刷新了哈尔滨的最低温纪录,也成为全国范围内较为罕见的极寒天气之一。
除了这个极端低温外,哈尔滨在其他年份也多次出现低于-30℃的天气。例如:
- 1969年1月18日:-34.5℃
- 1970年1月14日:-36.2℃
- 1985年1月27日:-33.4℃
- 2007年1月17日:-32.6℃
- 2014年1月15日:-31.9℃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哈尔滨的极寒天气并非偶然,而是季节性、周期性的现象。尤其是在1960至1970年代,哈尔滨的冬季气温普遍较低,这与全球气候波动以及冷空气活动频繁有关。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哈尔滨的历史最低温情况,以下是一张整理后的表格:
年份 | 日期 | 最低温度(℃) |
1970 | 1月2日 | -37.7 |
1969 | 1月18日 | -34.5 |
1970 | 1月14日 | -36.2 |
1985 | 1月27日 | -33.4 |
2007 | 1月17日 | -32.6 |
2014 | 1月15日 | -31.9 |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均来自中国气象局或地方气象站的官方记录,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哈尔滨的历史最低温是-37.7℃,出现在1970年1月2日。这一数据不仅是哈尔滨气候特征的体现,也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严寒程度。对于生活在哈尔滨或计划前往哈尔滨旅游的人来说,了解这些历史气温信息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冬季的寒冷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