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你问我答 >

比肩而立的出处是什么

2025-09-17 17:52:01

问题描述:

比肩而立的出处是什么,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7 17:52:01

比肩而立的出处是什么】“比肩而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两个人或事物并肩而立、地位相当、势均力敌的状态。它不仅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于形容事物之间在某种方面的对等性。

一、成语含义总结

成语 比肩而立
含义 形容两人或两物并肩站立,表示地位、能力、势力等方面相等或相近
用法 多用于描述人物或事物之间的平等关系,也可用于比喻竞争、合作等情境
出处 《左传》、《史记》等古籍中均有类似表达,但“比肩而立”作为完整成语最早见于《汉书》

二、出处分析

“比肩而立”作为一个完整的成语,虽然在古代文献中并未频繁出现,但其思想和表达方式在先秦至汉代的典籍中已有体现。例如:

-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与秦伯战于韩原,晋师败绩,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及秦伯盟于王城。”其中虽未直接使用“比肩而立”,但“并肩作战”的意象已可见。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瞋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此处虽无“比肩而立”,但“并肩作战”的精神可类比。

- 《汉书·霍去病传》:“匈奴单于闻之,大惊曰:‘汉兵远来,不敢击我,何也?’其左右曰:‘此非天命,盖其将帅比肩而立,不可轻犯也。’”——这是“比肩而立”最早出现在文献中的例子之一。

从以上可以看出,“比肩而立”并非一个独立成篇的成语,而是从“并肩而立”这一形象化的表达演化而来,后来逐渐固定为成语形式。

三、现代用法举例

场景 例句
人物关系 两位科学家在科研领域比肩而立,共同推动了技术进步。
竞争关系 在商业市场中,两家公司比肩而立,彼此势均力敌。
历史评价 古代文人中,李白与杜甫比肩而立,被誉为“李杜双星”。

四、总结

“比肩而立”虽然是一个较为现代的成语表达,但其思想根源深厚,源自古代对人与人、人与事之间关系的观察与描写。它强调的是平等、对等、并列的关系,常用于褒义语境中,表示一种高度的尊重与认可。

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可以发现,虽然“比肩而立”并非出自某一部特定经典,但它在古代文化中已有广泛的基础,是中华文化中“并肩共进”理念的体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