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的资料简介】顾况(约725年-约814年),字逋翁,号华阳真逸,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是中唐时期的重要文人之一,以诗风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而著称。顾况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突出成就,还对当时文坛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在推动诗歌通俗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顾况早年仕途不顺,曾一度隐居山林,后因才华被朝廷赏识,曾任校书郎、翰林学士等职。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同时也带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他与白居易、元稹等人有交往,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驱之一。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顾况 |
字 | 逋翁 |
号 | 华阳真逸 |
出生时间 | 约725年 |
去世时间 | 约814年 |
籍贯 | 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 |
朝代 | 唐代 |
职业 | 诗人、文学家、官员 |
代表作品 | 《悲歌》《行路难》《赠友人》等 |
风格特点 | 清新自然、语言通俗、关注现实 |
文学地位 | 中唐新乐府运动先驱之一 |
主要影响 | 推动诗歌通俗化,影响后世文人 |
顾况的诗作虽不如李白、杜甫那样广为传诵,但其作品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价值。他善于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反映了中唐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同时,他在文学批评和教育方面也有一定贡献,是一位不可忽视的文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