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你问我答 >

何不食肉糜的典故

2025-10-03 02:22:53

问题描述:

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3 02:22:53

何不食肉糜的典故】“何不食肉糜”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历史的成语,出自《晋书·惠帝纪》。这个典故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讽刺意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差异与统治者的冷漠无情。

在西晋时期,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性格懦弱、缺乏政治才能的皇帝。有一次,天下大旱,百姓因饥荒而饿死无数。有人将此事告诉晋惠帝,他却问道:“何不食肉糜?”意思是: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句话在当时看来极为荒谬,因为普通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怎么可能吃得起肉粥?晋惠帝的这一问,暴露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完全不了解,也显示出统治阶层与底层人民之间的巨大鸿沟。

这个典故后来被用来讽刺那些高高在上、脱离实际、不了解民众生活的人。它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一种对现实的深刻批判。

项目 内容
典故出处 《晋书·惠帝纪》
出现人物 晋惠帝司马衷
原文背景 天下大旱,百姓饿死,晋惠帝问:“何不食肉糜?”
含义 讽刺统治者不了解民间疾苦,脱离实际
现代用法 用于批评脱离群众、不接地气的官员或言论
历史意义 反映古代社会阶级差异与统治者冷漠
教训 警示领导者应深入基层,了解民情

通过“何不食肉糜”的典故,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历史上的一个荒诞片段,也能从中汲取教训,提醒当代人关注民生、体恤民情,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