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大不捐的意思】“细大不捐”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其民之不弃,其国之不捐。”原意是指无论事物的大小、贵贱,都不抛弃、不放弃。后多用于形容人对待事物或他人时态度宽厚、包容,不因事物微小而轻视,也不因事物庞大而疏忽。
在现代语境中,“细大不捐”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责任心、细致入微,能够关注到每一个细节,同时具备全局观念,不因小事而忽视整体。该成语也常用于形容企业或组织在管理上既注重细节又不失宏观把控。
“细大不捐”强调的是对事物全面、细致的关注与负责。它不仅体现了一种严谨的态度,也反映了一种包容和尊重的精神。在实际应用中,这一成语可用于评价个人品质、管理风格或工作态度。
表格:成语“细大不捐”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细大不捐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原意 | 不因事物大小而舍弃,表示不抛弃、不轻视 |
现代含义 | 形容人做事细致、全面,不忽视细节,也不忽略整体 |
使用场景 | 用于评价人的责任感、细致程度、管理能力等 |
近义词 | 细致入微、全面考虑、一丝不苟 |
反义词 | 忽略细节、粗心大意、顾此失彼 |
用法举例 | 他工作认真细致,真正做到了“细大不捐”。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细大不捐”不仅是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活和工作态度。